成都银花丝“细水长流”天地宽
银丝画工艺复杂。
精美如画
非遗传人秀绝技
如果说到成都有哪些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,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涌现出精美的蜀绣,华丽的蜀锦,甚至是光鲜夺目的漆器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成都还有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——银花丝。它因高超和精湛的技艺,曾一度风靡全球。
现在,这项发源于成都,兴盛于成都的手工技艺,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。道安,则是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,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位能掌握成都银花丝技术全部流程的艺术家。为此,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位于文殊坊“非遗·手工技艺主题街区”的“道安银花丝”工作室,探访了这一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。
平填技术成就产品的精美绝伦
“成都银花丝的制作,可以溯源至殷商时期。”道安说,但当时的银花丝,还只是指如同手镯一类的配饰,工艺相对简单的多。
而真正意义上的“成都银花丝”,出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。当时国营成都金银制品厂成立,将一大批有经验的老银匠聚集在一起,不断研发总结,最终形成了以“平填”花丝技术为主要特点的成都银花丝技艺。
“所谓平填花丝,就是艺人们根据设计图稿,采用粗细不同的纯银丝,先制作出作品的图形边框,再用不同的技法对中间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。”道安拿出一些银花丝成品,指着上面的细小银丝线对记者说,整个银花丝的制作工序十分考验艺人的眼力和耐心。“你现在几乎看不清的这种银丝线,其实上还是由几股更细的银丝线拧在一起,组成的‘麻花’状银线,这样的线,会让作品更加美观。”
道安认为,这种独特的技艺类似刺绣,全凭艺人的艺术感悟和熟练的技巧完成。“即使是立体造型、大型复杂、方圆不规则的制品,银花丝的制作技艺都要求一律采用无胎成型的办法,直接将细小的银丝部件组装成成品,非常考验手艺。”
研发银丝画解决销售传承问题
上世纪80年代,是成都银花丝发展史上最兴盛的时期。当时,道安还在成都金银制品厂从事银花丝的设计工作。在她的记忆中,当时的银花丝制品只制作精美的立体摆件,并且全部出口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一度供不应求。
“当时因为国内的消费水平不高,银花丝又因价格昂贵,国内很多人都消费不起,但又因银花丝的精巧做工,所以在国外就很受欢迎。”道安说,当时成都的银花丝产品,全部由北京的一家外贸公司做垄断销售,但后来因这家公司倒闭,导致成都银花丝产品突然断了销路,一蹶不振,成都银花丝的辉煌时代至此也成为历史。
为了打破这一困境,1999年,道安从成都金银制品厂辞职,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并发明了专利产品“银丝画”,开始扭转银花丝的命运。“所谓银丝画,就是通过不同的银丝,直接做成一副精美的画卷,它与立体摆件相比,制作工艺更加简单,价格也就更便宜。”道安说。
“现在,银丝画产品的订单主要来源于省内外各大景区。”道安说,因银丝画可以根据定制方的要求进行特色定制,如广元市的景区就主要定制武则天和城市地标凤凰楼。
道安说,为了进一步开拓银花丝的市场,她的女儿王小璐已在银花丝的首饰方面取得了突破——不但保留了银花丝的原有特色,且实用性更强,目前已经成为银花丝产品销量最大的部分。
仅有一人能掌握全部银花丝技艺精髓
据道安介绍,要制作一件银花丝作品,需要历经设计、备料、制作、焊接、化学处理等10多个步骤,要涉及物理、化学、冶金、机械加工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,十分复杂。
就以备料为例,艺人需要把从银行买来的银砖,根据作品的具体要求,通过若干道工序,制成粗细不同的银丝线。这其中最细的银线,跟头发一样细。
“但最难的工序,还应该属焊接这道程序。”道安说,因为银的热胀冷缩特性尤为明显,所以在银花丝立体摆件的焊接过程中,容易造成作品的变形;此外,如果焊接材料的配方不好,还会在作品上出现明显的焊点。“要处理好变形的问题,就需要艺人非常有经验,而要解决的焊接问题,就需要掌握焊接材料的独家配方。”此外,在银花丝的焊接环节中,艺人必须在高温环境下完成作业,再热都不能吹空调和电扇。道安解释说,因为空调和电扇会影响气流,干扰到焊接火焰的方向,容易出现安全隐患。
正因为成都银花丝的苛刻的施工工艺和复杂的施工程序,也导致了这门技艺的精髓面临失传。“现在全国范围内,能全部掌握成都银花丝技术全部流程的人,只有我一个。”道安说,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,因为曾在成都金银制品厂干过的老一辈银花丝艺人,因为流水线作业的缘故,很多都只精通部分银花丝制作的技艺,并对银花丝成品的设计工作鲜有涉及。